家属须知 | 亲人被抓该怎么办之五十问(一) 浙江允道律师事务所  发布时间:2018-07-26   点击浏览:2585次

第一问

●●●

Q:亲属被传唤/拘传,一定是涉嫌刑事犯罪吗?

家人要做些什么?


A:亲属是被哪个办案单位抓去的、承办民警是谁。只有把办案单位、办案民警都搞清楚了,才知道去哪里、找谁问案情。


一般来说,被警察抓起来并不是只有刑事犯罪一种可能,有以下几种情况:


1>>留置盘问

亲属可能因为携带可疑物品或其他可疑行径被警察带回留置盘问,比如不回答警察问题又没有有效证件、携带了凶器等。留置盘问的时间是24小时,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48小时。如果亲属并无犯事,时间到了,就会放出来。


2>>亲属有行政违法行为、将受到行政处罚。

比如亲属参与了群殴、嫖娼、赌博等活动。对于此种情况,后果不是很严重,一般是治安拘留、罚款等。家人可以通过询问民警了解相关情况。


3>>亲属已经涉嫌犯罪行为

在亲属被办案机关传唤后达24小时还没有从里面出来,很可能属于这种情况。这时家人要及时询问民警办案情况并且索要拘留通知书(如下),了解罪名是什么,涉及的是什么事情,有没有取保的可能等等。



第二问

Q:嫌疑人被拘留后会通知家属吗?《拘留通知书》有哪些作用?


A:一般来说,如果没有特殊情况,家人会在24小时内收到《拘留通知书》,上面会有涉嫌的罪名、羁押的地点、办案机关等等信息。

拿到这份《拘留通知书》后,要注意保存好,上面的信息非常有用:


1>>有的通知书上会有看守所的详细地址(现在的很多电子地图并不收录看守所地址),家人可以根据该看守所信息及时给家属送些必备品。这些必备品包括:亲属需要的衣物、全树脂眼镜、袜子等,注意这些物品都不能有金属(如拉锁、金属装饰等),否则过不了安检;对于钱是否有限额要看看守所的具体规定(可以询问民警,一般在1000-3000)。


2>>如果要寄送上述物品,家属要凭个人身份证到羁押亲人的看守所进行当场递送;个别看守所会接受邮寄递送,也可按《拘留通知书》上所写地址直接邮寄递送


3>>《拘留通知书》会涉及亲属涉嫌的罪名,这对后续和律师沟通相关事项十分有用。


第三问

Q:在刑事拘留期间,家属可以见被拘留人吗?


A:家属在被拘留人刑事拘留之日起至法院判决前这段期间,都无法会见家属,只有嫌疑人及其直系亲属委托的律师才可以会见。如果家人想及时了解亲属案件的具体进展和看守所中的近况,就要及时委托刑辩律师。刑事律师不仅提供法律上的服务,为刑事案件的最终处理争取好的结果;更是给家属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,家属在封闭的看守所内若能够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,将会减少很多焦虑和不安。



第四问

Q:什么时候可以请律师?请律师的最佳时间是什么?


A:在刑事案件中,通常有“三大阶段”包括从立案侦查、审查起诉到审判终结,刑事律师可以在上述任一阶段接受委托。


但我们推荐越快越好。及时委托律师介入,既可以及时了解亲属在看守所内的状况,也可以抓住几个重要的时间点。在拘留到逮捕之间,有一个“黄金37天”,拘留满30天后公安机关会在7天内决定是否需要逮捕。逮捕是整个案件的分水岭,关系案件的走向,如果亲属被逮捕,有罪判决的概率会大大增加。所以在这之前委托律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逮捕的可能,比如促使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、成功取保候审等等。


如果拖延委托律师的时间,很可能延误案情,错过最佳处理方案的时机。


第五问

Q:有可能“捞人”吗?取保候审有什么条件?


A:在刑事诉讼中,所谓的“捞人”是“取保候审”,就是在拘留到逮捕之间,暂时让嫌疑人获得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。该种措施要求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来担保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不逃避侦查和审判,而且嫌疑人需要随传随到。


一般来说,按照法律规定,能够适用取保候审的嫌疑人包括:可能被判轻罪或者社会危险性较小的嫌疑人,患有严重疾病的或正在怀孕、处于哺乳期的妇女等,最终的决定权在公安机关。


嫌疑人及其近家属虽然也可以直接申请取保候审,但实践中家属或者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被批准的比例较低。因为嫌疑人或家人不具备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、很难阐述清楚取保候审的原因,要及时摸清相关的繁琐流程也极为不易。因此,我们建议委托专业的刑事律师办理取保候审,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成功几率相对较大。


第六问

Q:怎样的情形算自首?家属可以为自首做些什么吗?


A: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,自首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自动投案、并向有权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,是我国刑事审判中必须考察的法定减刑情节。这里的自首不仅包括嫌疑人自己自动投案,还包括亲人陪同和报案的情况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《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的规定,“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,而是经亲友规劝、陪同投案的;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,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,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,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。”

因此,如果家人得知自己的亲属很可能已有某种刑事犯罪行为,应在刑辩律师的建议下,及早选择刑辩方案,考虑是否需要劝告亲属进行自首。

Copyright © 2017 浙江允道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6047545号-2 技术支持:聚翔网络
400-0571-630免费法律咨询热线
扫一扫关注我们